010-60532752    400-651-8810
三级升二级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3-09-28 | 5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级升二级


企业三级公司升二级公司在国有企业较为常见,2023年是国有产业集团重组整合之年,国资委把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重要抓手,2019-2022年,有4组7家中央企业、116组347家省属国有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实施了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指示,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一、国有企业重组事前准备


国有企业在并购业务操作前,首先会进行战略目标审视,思考企业到底需不需要重组整合,通过对公司战略规划中产业扩张、结构调整、资本运作三方面内容的评估,进行分析判断。其次对产业特点审视,回答“企业的业务值不值得进行重组?”,然后对企业结构审视,而企业结构审视,实际是目光向内,看看哪些部位需要重组整合,哪些部位需要优先行动,同时那些部分不能动。一个企业的结构审视,要从业务结构、资本结构、组织结构三个维度展开,最后进行内外资源审视,企业需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源条件,推动重组整合设想变成现实。


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一共有三个层面,十二种主要形式。


层次一:国资重组


由中央或者地方国资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将分属于不同国企集团的业务进行整合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提升国有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和效率水平,近几年成为国企重组整合的重要类型。

从实践看,国资重组包括四种可选择方式,分别是集团合并、股权参与、主业归位、和新设聚拢。


层次二:集团重组


国企集团公司,从战略角度出发,直接组织对于集团所属子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业务整合,更好发挥资本价值,提升业务竞争力,是集团战略的组成部分。


集团重组的形式,可以包括多种选择,比较典型的包括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将非上市业务注入上市平台、集团产业链条功能优化、内部企业同类型合并等。


层次三:企业重组


国企集团下属子企业,基于战略成长考虑,要开展自身的整合性优化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近年的实践总结,相关的模式方式可以包括分拆上市、资产剥离、产业并购、重组脱困等多种形式。


三、国有企业重组过程操作


一)定好整合战略


企业整合前就要明确,整合重组的必要性,要将清晰的整合战略目标和思想制定出来,并且确定整合操作方案,是通过并购、国资划转、股权转让,还是利用上市公司合并重组,都需要进行详细结构设计,并计算整合成本也很关键,再理想的整合前景、协同效应,在高成本投入面前,都是软弱无力的。


二)开展资产整合


股权变更、资产归属、财务核算口径的变更,必须是先做好的,所以企业不是先进行业务整合,而是先要资产整合。资产整合的模块,三项核心工作,分别是股权整合、资源聚合和税务安排。

企业是一个完整的经营体,通常是通过股权形式完成控制权变化,所以股权整合操作方案是核心;在此基础上,不同企业的各类资产资源如何进行归类整合,也需要详细推动;在整合过程中势必涉及到很多税收问题,要一并统筹规划,控制成本。


三)全面业务整合


业务整合的部分,有三项工作,同业合并、市场统一、业务优化。同业合并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好办法,推动一企一业、一业一企,各级国企都要率先完成同业企业的归堆合并。


市场统一,是指整合要先从市场端开始,将过去不同企业的分割市场,通过系统建设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抓住新的市场机会,不至于在整合中产生客户资源耗散。业务优化,是要在产业链环节上,研产供销各个环节上考虑部署整合工作,形成新企业、新价值链,推动企业增值。


四)组织与管理人员整合


组织与管理人员整合的部分,工作更多一些,一共有四项核心,总部机构、单元整合、干部优化、文化融合。整合要先从大脑开始,以上率下,对于合并后的企业总部机关进行设计优化,把原先两套指挥体系,改成一套方法路径,命令先统一发出。


其次,对于下属企业组织单元,按照业务优化的原则,逐个逐类进行归拢合并。


第三,选派足够的优秀管理人员,充实到新的岗位上去,把这些关键环节节点抓住。最后设计专项计划,推动企业的文化融合,这也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工作。


第五,做好整合风险防范


做好整合风险防范,要将风险进行全面分解确认,并重点从方案风险、协同风险和财务风险角度入手,确定和实施保障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