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0532752    400-651-8810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獐子岛案
来源: | 作者:姚文华 | 发布时间: 542天前 | 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我国大连东边56海里的黄海区域,蛰伏着一个美丽的富裕岛,是名獐子岛。岛上遍布欧式建筑,白墙红瓦,座座小楼随山就势,掩映于青山绿水间,背倚青山,面临大海,颇有法国普罗旺斯的影子,独具异国风情。山掩水映中诞生了一家致力于全球健康海洋食品服务商的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 


2006 928日,獐子岛集团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 002069),以60.89元的开盘价成为深市第一高价股,随后股价高歌猛进,创造了中国农业第 一个百元股,最高点达到过151.23 元,成为A 股的股王。2020 1030日, 獐子岛盘中跌幅达5%,截至14 08分,报3.42元,是最高点股价的2%2014 年以前,獐子岛的虾夷扇贝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公司每年要向大海撒播大量的虾夷扇贝种苗。这些在海底生长的虾夷扇贝成了獐子岛的重要资产,直接影响公司的估值。 


第一次“跑路”: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獐子岛的扇贝邪魔附身,魂不附体,开始了梦幻的“作妖”之旅。2014 10月,獐子岛的扇贝们因 为所处海域出现冷水团,集体出走了,此次“出走”导致獐子岛巨亏11.9 亿元。就在股价应声大跌之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獐子岛管理层和市场有名的庄家、游资等趁机大肆购买韭菜们抛掉的股票,比如私募大佬徐翔(犯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2021 7 9日出狱)趁机4 亿元抄底,2日内获利4500万元。2015 6 月,当韭菜们手里的獐子岛股票抛的差不多的时候,獐子岛发布公告宣称公司的虾夷扇贝“不存在减值的风险”。也就是说,2014 年因为所谓的“冷水团”消失的扇贝们,又自觉地游回来了。这种獐叫贝死,贝不得不死的玩法导致獐子岛20142015 连亏两年,被深交所带帽*ST2017 2月,*ST 獐子岛发布业绩快报,称2016 年全年实现7900万元净利润,从上年的亏损 2.4 亿大幅扭亏为盈。2016 年成功实现扭亏保壳。 


第二次“跑路”:2018 1月,獐子岛再次突发公告,声称由于2017年降水减少,导致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异常,大量扇贝被饿死和冻死。所以之前发布的2017年业绩是有问题的,他们多算了。这直接导致獐子岛 2017 年业绩变脸,从盈利7000 万一下子变成巨亏7.23 亿。 


第三次“跑路”:2019 年一季度,公司披露扇贝再次“跑路”,同比减少379.43%,当季亏损4314 万元。 


第四次“跑路”:2019 11月,公司对2017年、2018 年底播虾夷扇贝共55.45万亩进行调查,预计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约2.9亿元,虾夷扇贝们“消失”得不明不白。


第五次“跑路”:2021 年,獐子岛的扇贝又登场了。公司公告披露,预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674.43 万元,其中计提存货减值高达3361.17 万元。经公司测算,需要对2020年投苗的虾夷扇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2870.44 万元,可以理解为公司底播养殖的虾夷扇贝再次“消失”。数十万亩海域之下,谁也不知道虾夷扇贝真实生存状态。造假所有手法还是围绕着扇贝,在獐子岛需要盈利的时候,实际已经端上餐桌的扇贝,就被隐藏起来,减少当年实际结转的成本,这样盈利就增加了,待需要造成亏损的假象时, 再把之前已经吃掉的扇贝一次性的做减值损失处理,放在主营业务之外的资产减值损失单独列示,造成巨亏;或者是以“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存货盘点游戏来平滑利润。獐子岛的存货盘点,所依赖的只有獐子岛单方提供的抽测记录,而 这个纪录一旦被篡改,难以查证。


由此不禁让人唏嘘:如果公司没有财务造假,制定准则的人还有什么劲头;如果公司没有财务造假,财务会计还有什么干头;如果公司没有财务造假,老板还有什么盼头;如果公司没有财务造假,韭菜们还有什么奔头;如果公司没有财务造假,新闻还有什么看头。


原创作者:北京浩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税务咨询部姚文华。

声明: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