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0532752    400-651-8810
企业出售或终止部分经营业务原因及方式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583天前 | 565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业务转让。业务转让一般指将一部分或全部业务转移给他人或其他公司,以实现业务、资产或客户的转移和优化。

 

1、企业出售或终止部分经营业务的原因

 

1.1 改变财务状况,应对财务危机


当企业出现经营亏损或者由于投资失败、过度扩张或现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财务状况欠佳时,如果不能与债权人达成和解,为避免破产清算,或者减轻高额定期付息的压力,往往会选择将资产和负债同时剥离,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通过出售部分资产,充实公司的现金流来缓解债务危机,甚至核销债务,恢复再融资能力,同时改善资本结构。尤其是对已经戴上“ST”和“*ST”的上市公司来说,为了改善财务状况,避免退市,将资产与负债同时剥离成为一条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部分资产资质差,无法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为改善财务状况不得不将其出售。

 

1.2 盘活资产,满足现金需求

 

企业在某些特定时期,面对阶段性的发展重点,需要大量现金来满足主营业务扩张的需求。而通过对外举债和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障碍。此时通过出售公司部分非核心或非相关业务的方式来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解决流动性问题,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杠杆收购中,通常为了偿还收购过程中借入的巨额债务,需要出售部分被收购公司的资产或业务来填补巨额的现金缺口。企业在这种情况剥离的资产一般是闲置资产,如土地、生产线以及一些流动性较差、收益率不高的股权等。当然,也有企业会出售成功的投资项目以获取更大的现金流。

 

1.3 优化资产,增加企业收益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开拓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四个生命周期阶段。如果企业的资产和业务组合固定不变,很可能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因此,企业必须调整多种资产和业务的类型和比重,保持适当的周转率和活力。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部分资产可能变为不良资产,即不能通过有效使用获利的资产,包括流动性较差、收益不高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亏损的生产线、闲置或半闲置的资产等。这些不良资产质量差,或是亏损,无法给企业带来正常效益,如果不能通过改进管理、有效开拓市场等措施扭转资产状况,企业为改变财务状况不得不将其剥离,以挽回部分投资。当企业缺乏改善不良资产所需要的资金或者不愿承担过高的风险时也会选择将不良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剥离所获得的资金可用于其他业务领域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为企业注入新的优质资产,提升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在实施资产剥离后,对拥有的资产或业务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使要素资源在各个业务组合间实现合理分配。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市场价值。

 

1.4 改变企业战略,回归或调整主业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战略重点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前期盲目的多种业务混合经营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精力分散、指挥不灵、控制不力、经营亏损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追求主业清晰逐渐成为许多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明确要求。将与主业不相关或关联不大的资产、与公司业务产生负协同作用或者协同作用发展前景很小的业务从企业现有的资产和业务中剥离出去,强化核心业务,将企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资产剥离也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调整经营方向和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企业运用资产剥离手段从原有产业中退出,再将收回的资金用于战略重点,或者进军新产业,或者用于发展剩余核心主业。退出的产业一般是效益较差或者前景不佳的产业,有的产业虽然效益不错,但是企业无力继续发展,也会在适当的机会将其剥离,实现退出。

 

1.5 纠正战略错误,弥补并购决策失误

 

有些资产剥离确实意味着企业前期战略的失败和逆转。许多学者根据企业资产剥离的发展历程,把资产剥离与并购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企业之所以经常进行资产剥离,是源于经常发生的企业并购。许多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由于战略方向错误或者其他失误,导致投资效益下降,资金紧张。其中,盲目多元化是企业常犯的战略错误之一。企业期望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投资风险,增加效益,但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一些企业因为扩张过快,管理不能跟上而导致效益下降,资金链断裂。这时企业通常会选择资产剥离来纠正其前期的战略错误。

 

1.6 进行盈余管理

 

如果企业长时间持有准备进行长期投资的资产,管理层有时会通过剥离部分资产来兑现真实收益,并以此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或者在企业业绩过高时选择剥离部分资产,以此来减少会计盈余,达到减少企业收益波动的效果。更有甚者,有时经营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保住上市资格和配股资格,将拥有的资产以大大高于账面价值的价格转让给关联方,攫取巨额利润。这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资产重组达到操纵利润的不正当动机。

 

2、企业资产剥离的方式

 

 资产转让

 资产划转

 企业分立

 

3、企业资产剥离涉及税种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

 契税

 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