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
2.纳税筹划思路
免税收入是不需要纳税的收入,因此,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多地获得免税收入。当然,获得免税收入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企业只有满足税法所规定的条件才能享受免税待遇。例如,国债利息免税,当企业选择国债或者其他债券进行投资时,就应当将免税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予以考虑。
3.国债利息收入的确认
3.1国债利息收入时间确认。企业投资国债从国务院财政部门(简称发行者)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应以国债发行时约定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利息收入的实现。企业转让国债,应在国债转让收入确认时确认利息收入的实现。
3.2国债利息收入计算。企业到期前转让国债,或者从非发行者投资购买的国债,其持有期间尚未兑付的国债利息收入,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国债利息收入=国债金额×(适用年利率÷365)×持有天数上述公式中的“国债金额”,按国债发行面值或发行价格确定;“适用年利率”按国债票面年利率或折合年收益率确定;如果企业不同时间多次购买同一品种国债,“持有天数”可按平均持有天数计算确定。
4.纳税筹划案例
甲公司拥有100万元闲置资金,准备用于获得利息。假设五年期国债年利率为4%,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向其他企业贷款五年期年利率为6%。请为该公司进行纳税筹划。
5.筹划方案
如果购买国债,年利息为4万元(100×4%),税后利息为4万元。
如果存入银行,年利息为4万元(100×4%),税后利息为3万元(4-4×25%)。
如果借给企业,年利息为6万元(100×6%),增值税为0.36万元(6×6%),税后利息为4.23万元[(6-0.36)×(1-25%)]。
从税后利息来看,存入银行的利息最小,购买国债的利息高于储蓄利息但低于借给企业的利息,但由于购买国债风险较小,借给企业风险较大,在充分考虑借给企业的风险以后,确定购买国债是最佳方案。